滴灌通澳交所发布了整体市场系统“滴灌之星”。

滴灌通创始人及行政总裁张高波介绍了市场各方如何参与到滴灌通澳交所市场,他认为:“滴灌之星”的发布,能够更好地实现投融资双方的交易,既可以帮到需要融资的小企业,又可以平衡风险给投资者带来回报,给大规模柔性定制,创造了共赢空间。

 

以下是张高波先生在发布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大家好!

好多券商朋友抱怨生意难做,说IPO根本发不出去。10倍市盈率够便宜了吧?上市后还可能大幅度下跌,根本不知道底在哪里?IPO还怎么发呢?

更可怕的是,交易量也没有了,想割肉走人也不行。为什么交易量也没了?因为市场“锚”没了。打个比方,卖家每股想卖10元,而买家只愿意出5元,差距这么大,怎么可能有成交呢?

这就造成了一种很分裂的局面。一方面,企业在抱怨融资难,另一方面,投资者手握大量现金,又找不到投资机会,在那抱怨资产荒。作为交易所,我们一直在想,有没有办法,可以缓解这种分裂的局面呢?有没有办法,在对长远未来,缺乏共识的情况下,仍然能够融资成功呢?我们就在想,如果股份自带“高分红”,大家对未来的纠结,是否会少一些呢?如果股份自带“高分红”,代表永久价值的股份,是否可以按时间长度,拆成一段一段来卖呢?

这些点点滴滴的思考,孕育了一个新生儿,叫做SPV。今天的发布会,也是SPV的生日会。

SPV 是如何运作的?

■ 举例:

公司甲年收入总额5000万人民币,它决定把未来收入的10%拿出来,卖给投资者,融资扩大业务。它需要怎么做呢?

首先,公司甲在滴灌通澳交所设立一个虚拟载体SPV甲,可以把SPV想象成一个专为在澳交所融资打造的虚拟“篮子”,或者虚拟的“上市公司”。然后,签一份收入分成合约,把公司甲收入的10%,放到这个篮子中。“篮子”会被拆成份额,出售给投资者,这种安排,和股票发行很类似。

有了底层这份每日收入分成合约,SPV甲对投资者意味着什么呢?

假设公司甲不会倒闭,那么将来很多年,它都会把收入的10%,每天分派给SPV甲,SPV甲也会把每天收到的现金,派发给SPV甲的份额持有者;假设公司甲的未来收入不增加也不减少,公司甲每年将会分派500万到SPV甲,SPV甲也会把收到的500万,全部分派给SPV甲的份额持有人。那么请问:SPV甲的所有份额加起来,总共值多少钱?

俗话说得好,买卖不同心。公司甲作为卖家,一定觉得自己的公司好,营业额会持续增长,SPV甲至少应该值5000万元吧,仅仅相当于SPV甲今年收入的10倍,考虑到未来的收入总额增长,10倍很便宜了!问题是,投资者会怎么看?

我们举三个投资者的例子,看看他们有什么反馈:

▼ 场景一:碰到了投资者A。卖方叫价5000万元;投资者A认为公司有长远价值,但要价太贵了,还价5倍,即2500万元。经双方协商,最后达成协议,成交价按收入6倍计算,即SPV甲整体估值3000万元。这个场景和股票发行类似,投资者买走的是永久权益,收益和风险完全自担。

▼ 场景二:碰到了投资者B。卖方叫价5000万,投资者B认为一两年内,公司甲经营风险不大,但长远前景看不太清楚。只愿意出资500万,并希望买下整个SPV甲的所有份额。公司甲心想,有没有搞错?我要5000万,你只给500万,想什么呢?打劫呀?但冷静下来又一想,融资困难,蚂蚁也是肉啊,500万也好过没有啊!问题是,这差距也太大了,有没有调和的空间呢?

于是,公司甲和投资者B说,正常情况下,500万投资,12个月左右,就能把投资成本收回。再分多一两个月,回报也就差不多了,没有理由享有SPV甲的永久收入。投资者B认为对方说的很合理。最后双方议定,投资者B出资500万,买下整个SPV甲的所有份额。但有一个条件,当投资回报达到年化【12%】时,投资者B对SPV甲的权益终结,必须将SPV甲的份额无偿归还给公司甲。

说明一下,这里的年化【12%】没有期限要求,也不是SPV甲或者公司甲做出的收益保证,而是买卖双方就未来收入预期达成的一个触发点共识,当投资者的回报达到触发点时,投资者须将SPV甲的份额无偿还回给公司甲。

协议签署之后,实际表现可能出现不同情况:

 场景三:碰到了投资者C。卖家叫价5000万,投资者C更谨慎,只看很短期的机会。对于SPV甲,只愿意出点小钱参与一下,比如100万元。

此时,公司甲心态调整得很好。认为跨入资本市场门槛,比刚开始融到多少钱更重要。于是双方达成协议,投资者C出资100万元,买下SPV甲得全部份额。但附加一个条件,收回投资和年化回报达到【7%】时,投资者C对SPV甲的权益终结。

协议执行后,投资者有可能在3个月内,提前收回成本和预期回报,也可能会再延长一两个月,才能收回投资和预期收益。

■ 结论:

通过以上三个例子可以看出,基于收入分成和高频定期分红,与股票相比,SPV份额天然具备“柔性定制”的可塑性。即便对未来缺乏共识,仍然可以找到双方都能够接受的安排。这就是“柔性的力量”!

SPAC是如何运作的?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上述投资者A、B、C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投资风格。

■ 投资者A看好公司甲的长远前景,认为公司将来的收入有上升空间。投资者A买入的是SPV甲未来的永久权益,风险自担。收益预期和股权类似,冒的风险比较大。因此,希望预期收益在【20%】以上;

■ 投资者B只愿意承担1~2年内的风险,预期收益只要达到【12%】就满意了;

■ 投资者C只愿意承担3个月的风险,预期收益只要达到【7%】就满意了。

投资者A、B、C都是细分行业的专家投资人,但投资策略不同。为了方便这些专家发展投资管理业务,服务更多的投资人,我们创设了SPAC。SPAC类似于一个虚拟的上市投资基金,类似的托管人和基金行政管理人功能,全部由澳交所扮演。因此,SPAC的设立和运作成本极低。

不同投资专家,会设立不同的SPAC,代表着不同的投资风格。比如,上述投资者A、B、C,分别设立了SPAC- A、 SPAC- B和SPAC- C。SPAC-A代表着高风险、高回报的类股策略;SPAC-B代表着中风险的类债策略;SPAC-C代表着低风险的类债策略。另外,按领域来分,也会有不同的SPAC,比如,有擅长餐饮的、有擅长景区门票的、有擅长电商的等等。将来在澳交所,会有成千上万不同策略的SPAC,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投资哪一家。

ETF是如何运作的?

SPV是为发行人准备的,SPAC是为投资管理专家准备的,ETF是为谁准备的呢?为市场。

还是说回刚才的例子吧。

SPAC- A 花了3000万元购买了SPV甲的全部永久份额,每天享受着现金分红,挺美的。但过了三个月,SPAC- A有资金需求,希望将持有的SPV甲的份额变现,该找谁呢?

SPAC- B花了500万,买了SPV甲十几个月的收入分配权,过了一个月,希望把持有的SPV甲的阶段性份额变现,又该怎么办?

市场需求是我们创设ETF的初衷。第一个目的,就是希望通过ETF,给投资者提供一个资产变现的交易对手,为投资者退出和变现提供一定的流动性。我们希望,有需要时,SPAC- A 和SPAC- B,或者其他的SPAC,可以将其持有的SPV份额或者RBO,卖给ETF。至于SPAC是否符合ETF的收购资格,以及每笔资产的交易对价,ETF会按规则执行。

设立ETF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就是给那些不愿意或者不能够,挑选SPV以及SPAC的投资者,提供便捷参与市场的投资产品。

ETF有点像“指数基金”,分散参与整个市场,按既定规则运行。SPAC追求的是超越市场平均回报的Alpha,ETF追求的是市场平均回报Beta。

“滴灌之星”给市场参与者带来了什么?

对需要融资的企业而言,除了股权和债务融资之外,又多了一条新路子,通过SPV来澳交所挂牌融资。这类似于在传统股权交易所上市融资,但可以从很小规模开始。刚开始尚未得到市场认可,难以融到金额较大的长期资金,没关系,可以先从短期合约开始,融一点小钱,开启展示业绩的窗口,逐步积累信誉。只要业绩表现良好,相信合约会越卖越长,直到永久。融资成本也会随着信誉积累,越来越低。

对投资者而言,SPV底层逻辑极具特色:基于公司整体收入高频定期分钱;期限根据风险柔性定制;份额可交易、可抵押,是兼顾收益和风险的,极好的投资机会。

对券商而言,SPV可以卖永久份额,也可以分段来卖。通过柔性定制,既可以帮到需要融资的企业客户,又可以平衡风险,给投资者带来新的机会。是股和债之外,投行业务又一个全新的增长点。

每日收入分成产品,是创设结构化产品的最理想底层产品。如何设计成不同风险的产品,卖给不同的投资者,资管和财富管理业务,都有巨大的发挥空间。

对PE机构而言,看好一家公司,除了可以用股权投资之外,又多了一个新的基于收入分成的投资工具SPAC,使得投资、融资和退出,都变得更简单、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朋友们:

“滴灌之星”的发布,代表着我们对收入分成产品认知的又一次巨大升级。数字化高分红的收入分成合约,可以通过期限调整,在风险和回报之间找到平衡,给大规模柔性定制,创造了共赢空间。无论市场认知有多么分裂,在滴灌通澳交所,总能找到存异求同的办法,这就是柔性的力量!